《洪范》曰∶“稼穑作甘”。阳明病有外证有内证。
沈亮宸曰:半夏泻心,甘草泻心,皆下后伤气之过也。阳虚耳聋,宜急固其阳,与少阳传经邪盛之耳聋程应旄曰:诸阳受气于胸中,而精气上通于耳,今以重发汗而虚其阳,阳气所不到之处,精气亦不复注而通之,故聋。
卫阳为风邪所干,不能敷布,则气上逆而为干呕矣。大渴欲饮水,其腹必满,停饮之满也。
主之者,以烦躁之急疾,属动而言;发之者,以但重之沉默,属静而言也。风家,谓太阳中风也。
方氏注:泥弱字牵入中风之脉,阳浮阴弱为解。今十余日不自下利,而有欲小便不得,反呕欲失溲者,是里不解也;不自汗出,而下身无汗,足下恶风者,是表不解也。
若表急于里,本应先汗而反下之,此为逆也;若先汗而后下,治不为逆也。六者,或收、或散,或缓、或急。